“年度最佳国产自然纪录片之一”《众神之地》在汉讲述动物的“神”与“灵”
时间:2023-04-13  浏览次数:663

  在青藏高原上,野牦牛跨越雪山、荒野,来到牧民生活的草原,一次次地冲击家养的牦牛群,成为家牦牛的主人,繁衍后代,留下“血脉”。

  牧民站在一旁,并不干预,到了冬天,野牦牛会自行离去,迁徙到5000米的荒原——这些野牦牛被视为“山神的家畜”,是神性的象征。

  这是纪录片《众神之地》开篇的一个镜头。日前,纪录片《众神之地》在武汉大学文学院举办放映交流会,主创团队分享了拍摄的幕后故事,专家学者围绕自然纪录片里的文学性展开了交流。

  《众神之地》在2022年曾被网友称为“年度最佳国产自然纪录片”之一,豆瓣9.2分。该片由B站出品,共4集,历时4年打造,选取了野牦牛、白海豚、东北虎、亚洲象作为观察对象,以人文性的视角,讲述了它们的成长环境、生存困境、与人类的共生关系。这些动物过去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是文明的图腾,也是人类和大自然沟通的桥梁。

  纪录片总导演曾海若表示,他们选择野牦牛、白海豚、亚洲象、东北虎作为观察对象,是因为这四种动物代表着四种不同的地貌,代表着不同地貌下的大自然的意志。

  “他们是自然的使者,是大自然的晴雨表,当你看到一只东北虎时,其实也意味着,你看见了生活着五百只梅花鹿和狍子的森林,看见了这一生态下的小型哺乳动物,看到了植物的种子。直到拍完这个纪录片,我还在想一个问题——大自然到底是以什么样的规则在运转?”

  谈及《众神之地》的灵感来源,曾海若说,他有次前往云南,了解到当地发生过人象冲突,“后来有一次,我们看见一片非常普通的山坡上站着一头象,因为这头象的存在,让这片山都变得不太一样了,有一种点睛之笔的感觉。当时我脑子里就有了拍纪录片的想法。”

  之后,他和拍摄团队第一次出海采风,遇见了粉色的白海豚跃出水面,不远处是停满船只的港口,这一画面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产生了疑问:像野牦牛、白海豚这类动物,在当地是神的象征,那人类为什么会和曾经崇拜过的动物产生矛盾或对抗?这种对抗又是如何发生?

  《众神之地》执行导演张可哲在现场分享了拍摄野保站的牧民为小野牦牛求奶的故事。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在高原跟踪拍摄野牦牛。

  “野保站的故事是整个片子里最美好、最动人的故事。他们是我们走遍了青藏高原后,觉得最至纯至善的人,他们不管对待动物还是对待人都是一样的亲近。”

  张可哲回忆起那天的拍摄经过:“那天拍完之后,大家都很沉默。智达卖牛后,别人给了他一堆钱,他也没数,就一直蹲在那里。因为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卖牛的时候经历了死亡,我们和他们在那一刻达到了共鸣——没有人能逃离得了命运。我们把这个故事讲述出来,也是希望大家能关注到,在远方能有这样一群人和动物,这种关注有可能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谈及自然纪录片的“人”的存在,着名纪录片导演张以庆表示,过去有观点认为,自然类纪录片里不出现“人”,会显得更加干净,但在《众神之地》中,四种动物的故事都与人有关,对人类与动物的共生关系进行反思,反而使其具备了人文性。

  “好的纪录片不止于故事,它会到形而上,这部纪录片有人文性,甚至上升到神学,有神秘主义,后来又讲到了人神合一。人与野牦牛的关系里,这里头有个问题需要理清楚,谁是这片土地的祖先?这里头其实不是野牦牛冲进家养的牦牛群,而是人闯入了这片土地。”张以庆说。

  他认为《众神之地》的独特性在于具备文学视角,“比较有影响力的中国自然文学,其实在地图上跟这个纪录片的选点是重合的。”




上一篇:绕飞?绝对不可能因为风就是这样吹的   下一篇:纪录片《奋楫扬帆海之南——海南自贸港建设纪实》开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