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千锤百炼欧营铜器一锤定音“响千年”
时间:2023-05-14  浏览次数:663

  “叮——当——咣!”初夏时节,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麦岭镇欧营村,阵阵铜锣声起,时而清脆空灵,时而浑厚铿锵,时而低如私语,时而洪亮悠长。铜锣声便是远近闻名的欧营铜器。

  欧营铜器是我国特色的锣鼓表演用乐器,包括各类社火铜器、舞台铜器、打击乐器等,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古代乐器的文化特色,广泛用于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及宗教仪式、节庆节日等场合。

  据《襄城县志》记载,欧营铜器的制作始于北宋,兴于元明,经过千年传承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欧营铜器独特的制作技艺。2021年7月,欧营铜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5月10日,在欧营村的襄城县海鸥乐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黝黑的锅炉、火红的铜块都在诉说着欧营铜器古老的历史。

  今年69岁的欧阳廷如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欧营铜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该企业的负责人。他从1976年开始学习欧营铜器制作技艺,40余年的实践让他对全套流程已是烂熟于心。

  欧阳廷如介绍,欧营铜器目前仍保留着一部分传统的老制作工艺,具体制作流程主要为熔铜、注模、打坨、定型、淬火、修容、定音。

  “熔铜是第一个步骤,铜和锡要严格按照一定比例,这样熔铸出来的材料称为‘响铜’,具有一定的硬度及韧度。”欧阳廷如介绍,在所有工序中,打坨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

  他回忆称,早年间打坨最少需要五个人,一人撑钳,一人拉风箱,多人打锤。因为炉火小,撑钳人必须把烧红的铜坨迅速移到锻台上,一遍一遍烧,一圈一圈打,直把铜坨打得符合尺寸,这一工序才算完成。

  “现在是利用空气锤打坨,力度可自由掌握,以前每天最多打一二十斤,现在每天可以打一二百斤,效率提高了不少。”欧阳廷如说。

  同样在欧营村,襄城县宏声乐器有限公司负责人欧阳长伟正和工人们接力把烧红的铜片迅速钳上锻台,伴随着空气锤有规律地锻打,一件件铜锣镲很快成型。

  “别人都说‘趁热打铁’,我们这叫‘趁热打铜’。”欧阳长伟介绍,经过定型、淬火,随后就是修容,这个工序主要是把锣边剪齐,把锣面锤平锤圆。

  谈话间,只听见“刺啦”一声,水气升腾,淬火完成。欧阳长伟拿起工具剪齐边缘,再用专业刀具慢慢接近铜器,铜锣飞旋,铜屑飞舞,乌黑的铜器顿时就露出金色,显得光滑而有纹理……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音是灵魂。”欧阳长伟说,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定音是技术性最强的一道工序,是机器不能取代的,全凭听力确定铜器的音调,特别是最后一锤,只有用力恰当,才能定音准确。

  但见,欧阳长伟手持一面铜锣,举锤娴熟,轻重有致,只听“咣”的一声,铜锣发出了具有穿透力的声音。

  目前,在欧营村,像欧阳廷如、欧阳长伟这样仍在从事铜器制作的有百余人,产品订单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部分订单还来自海外。

  “目前欧营铜器的加工技艺仍靠家族、师徒之间言传身教,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需要学徒经过长期实践才能掌握,这也是传承人培养不易的原因之一。虽然如此,还是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能加入传承队伍,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欧营铜器的声音。”欧阳廷如说。(完)




上一篇:加速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步入快车道   下一篇:根除幽门螺杆菌二联or四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