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是老百姓的心愿。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於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眾急难愁盼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记者来到乡镇裡的卫生院,同患者、医护人员深入交流,看当地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面的进展情况。
在河南省太康县大许寨镇卫生院,中医馆医生孔慧丽正给大许寨镇三塚集村村民朱香亭的女儿做保健推拿。
现在,这裡的乡亲不出镇就能看上病、做上治疗。“离家近、环境好,治疗效果也不错,镇上就有卫生院,我们的就医方式也有了变化。”朱香亭说。
在大许寨镇卫生院诊疗室裡,孔慧丽简单介绍了朱香亭女儿的情况。朱香亭女儿名叫小茉冉,前段时间突患小儿肺炎,已经在镇卫生院接受了1个星期的治疗,现在恢復很好,整个治疗过程医疗费隻花了100多元。
“以前孩子生病,都会选择到县城医院看。”朱香亭说,这次她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大许寨镇卫生院,“医生很负责,费用也合适,主要是方便。”
朱香亭说:“前段日子每次来镇上,都能看到卫生院在装修。这次一来,发现拍片子很方便,坐诊的专家也是县裡的大夫,我就放心了。”
从县医院到镇卫生院,朱香亭的选择,正逐渐成為乡亲们常见的做法。小病家门口看,大病卫生院裡也能协助。大家的信任,源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在日渐提高。
為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眾身边,河南省重点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短板建设,因地制宜培育基层特色专科,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水平,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便利群眾就近就医。
在太康县,当地成立了3个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实行由县级公立医院牵头,其他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為成员单位的一体化管理。县医院通过人才培养、专家派遣等方式,助力基层卫生院加强科室建设、培养医护人才。
借着政策东风,大许寨镇卫生院积极补齐短板,建立了集骨伤科、康復科於一体的中医馆,以及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双向转诊、检查结果互认等。
基层卫生院软硬件提质升级,吸引了更多群眾选择就近就医。不只是在太康县一地,如今在河南省,超过98%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119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佔比近60%。
把脉问诊、开方、推拿……一上午,孔慧丽没有一刻停歇,到中午12点下班,她已看了15名患者。看着孔慧丽不停忙碌的身影,患者竖起了大拇指:“孔医生年纪轻轻,医疗技术线岁的孔慧丽是太康县本地人。2014年,她考取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基层医生订单定向培养计划,学杂费全免,读完4年本科后,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免费规培3年,然后和太康县卫生健康委双向选择,来到大许寨镇卫生院,成為该院第三名拥有本科学歷的医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曾经,乡镇医疗机构因待遇差、发展受限及资源匱乏等问题,面临人才招募难、留任难的挑战,长期制约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為了吸引更多高素质医疗人才投身基层、服务乡村,河南省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医的保障激励机制,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倾斜。
谈到发展空间,孔慧丽也有信心:“特招到乡镇卫生院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取得医学本科学歷的特招专科生,都纳入了人才编制管理,本科及以上学歷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晋升高级职称时,外语、论文、工作量不作硬性规定……”
“据统计,河南省已為基层引进2万多名医学毕业生,2025年再度特招3200名医学毕业生,他们将主要服务於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侯红说。
“我是通过大学生招录来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已经干了快两年。”放下药箱,杨芳芳和记者嘮了起来,“除日常坐诊外,我在这裡还负责给村民体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工作,每月工资差不多4000元。”
巡诊结束,杨芳芳回到村卫生室坐诊,开始给前来就诊的村民诊疗。一旁,卫生室的办公电脑、诊查床、身高体重测试仪、输液椅等10余种设备摆放整齐。
村卫生室实施门诊医保直接报销,满足更多村民看病拿药需求,“现在卫生室裡预备了200多种常用药,都在医保目录裡。”杨芳芳说。
“叔,给你开了7天的药,总共13.38元,医保报销60%,个人需支付5.35元。”杨芳芳把药递给村民张坤志说。
“以前我们要想用医保,只能搭顺风车或者骑车去10公裡以外的镇上,如今在村卫生室花几块钱就把病看了,很方便。”接过药,张坤志满意离开。
织密乡村医疗保障体系,是强化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目前,河南省共有5.3万个村卫生室纳入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定点。
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